推广 热搜: 幼儿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学习  注意力训练  育儿新知  智力开发  家长教育心得  教育  学习动力  家庭教育帮 

“考研冷”是对“计划教育”的警告

   日期:2024-08-12     来源:www.drfazz.com    浏览:738    
文章简介:164.9万!继去年人数下跌以来,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又降低了6.5万人,宣告这场持续了20多年的“考研热”开始明显降温。报名人数降低的背后,是高校研究生招生遭遇前所未有些尴尬:调查数据显示,2014年全国多个省份硕士研究生招...

 

164.9万!继去年人数下跌以来,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又降低了6.5万人,宣告这场持续了20多年的“考研热”开始明显降温。报名人数降低的背后,是高校研究生招生遭遇前所未有些尴尬:调查数据显示,2014年全国多个省份硕士研究生招生出现没有完成计划的状况。其中辽宁缺额2259人,地方院校缺额最为紧急,超越招生计划的10%。

平心而论,出现“考研冷”并不叫人意料之外。2013年,财政部、发改委、教育部下发《关于健全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建议》,从2014年秋天学期起,对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。显然就投入而言,研究生的教育本钱在上升。但就产出来讲,研究生却并无就业优势。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,2011年高校毕业生中,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86.6%,本科生为90.3%,就业与学历呈现出倒挂现象。投入产出的不均衡,势必倒逼学生用脚投票。

然而,相比学生的理性选择,很多学校领导的表现,却明显不及格。“研究生都招不到,让很多校领导感到意料之外、感慨、惊讶。”其实,教育官员的惊讶,暴漏出现在高等教育最大的问题——大部分学校还停留在“计划教育”的泥潭里。学校有多少招生计划,就有几倍多的学生“挤独木桥”。于是,导致高校沉迷增设热点专业,不停地争取招生计划,研究生教育“虚胖”紧急。

也是在这种“皇帝女儿不愁嫁”心态的唆使下,研究生的教育水平长期被忽略。现在,国内硕士研究生整体淘汰率不到5%,而在很多教育发达国家,这个数字高达30%~50%。硕士研究生的“宽进宽出”,导致研究生教育成为简单的“刷学历”,最后致使硕士学位含金量与美誉度大优惠扣,就业率愈加堪忧。而且,高等院校更难培养出拔尖人才。

在这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年代,在象牙塔内依旧是清一色的“计划教育”,显然不符合教育发展趋势。其实,“考研冷”就是市场对“计划教育”的一次黄牌警告。它宣告:“老百姓傻乎乎一味追求文凭的年代一去不返了。假如,高校不可以告别千校一面,不可以找准我们的定位,不可以加大特点与教学水平。那样,在激烈的招生大战之中,将无立足之地。”

事实上,高等院校需要要明确的一点是,“21世纪人才最贵”,高校只有培养出符合年代需要的人才,才能永远不怕招生难、“考研冷”。因此,从这个层面看,对高校而言,与其抱着“计划教育”的招生模式,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,抱怨“无米下炊”。不如,尽快转身,以培养出符合年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。唯有这样,才能不被红牌罚下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