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今社会,家庭教育的重要程度显而易见,父母天天要花不少时间陪孩子完成家庭作业,包含检查作业和默写等。80%以上的父母都为孩子选择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。即使这样,父母还是有操不完的心,由于孩子的成绩还是像温度计的水银柱一样,上上下下起伏不定,这让父母烦恼不已。对此,初中生VIP培训专家——思源教育的易老师“有话要说”。
在和大量的父母和孩子的交流之中,易老师汇总了现在家庭教育所常见存在的五大误区,这类误区致使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产生了一些问题。
第一,父母对孩子能获得进步的信心不足。
因为孩子的学习长期处于中等状况,父母在尝试了不少方法后也都没获得预期的成效,长此以往令父母感到“期望越大失望越大”,从而潜移默化地将我们的负面情绪带到和孩子的平时交流中。但,父母要引起注意的是,这种行为和想法或许会使学生对我们的学业前景信心不足。
如曾有个李同学,目前读初中二年级,英语特别好,能达到班级前三名;数学偏科,分数在65分左右徘徊,影响总体名次。在交流过程中,思源老师发现母亲特不要着急,由于孩子之前的一次数学考试居然已经不及格。成绩的落差导致孩子目前每次考数学前都有非常大的重压,睡不着觉,母亲则期望尽快可以让李同学在数学上有所发展,由于之前的办法都尝试过,但状况没改变。
针对这个孩子的状况,思源老师第一建议孩子和父母,要相信数学不是特别难学,李同学要先克服对数学的畏惧心理,从作业开始,先做数学,后做自己喜欢的英语。天天来思源校区参加陪读的时候,有问题准时问陪读老师,不留疑难问题,提升学习效率。除此之外,老师还特别为她出了不少考试中的易错题,做到数学入门知识点“零”漏洞。短短2个月的时间,李同学的数学分数一跃到83分,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。
第二,父母用自己成人的思维模式及标准去衡量孩子。
目前的孩子的确见多识广,信息接触相当丰富,但他们毕竟是身心都未发育完善的未成年人,仍然需要大人的耐心引导,大多数父母只不过简单地将结果或后果告知孩子,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缺少耐心,并提出非常高的规范,动不动说“大家念书的时候如何如何”,如此的教育最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,结果也不言而喻。
第三,有些父母觉得题目做得越多越好,其实不然。
现在市面上的教辅书本铺天盖地,为了提升孩子的成绩,父母跟风买来了大量参考书给孩子作为“家庭作业”。然而,学校的功课已经不少,再加上父母的题海战术,学生苦不堪言。另外,伴随学生要点的加深,父母在辅导功课时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,不可以真的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中的难题,再加上平常其他的辅助教育也做得不太合理,这会使父母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地位有所动摇。所以,选择合适的量,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很有必要。
第四,父母急于求成,没长远目的。
不少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没计划,学到哪儿算哪儿,发现有漏洞了就“眉毛胡子一把抓”,一般如此做的结果,就是父母心里的预期伴随学生的成绩起起伏伏犹如坐过山车,长此以往,学生考试没把握,要么没自信,要么盲目自信。
所以,思源老师建议:“任何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。父母和教育专家一块为孩子量身打造适当的最近、中期和长期的学习计划才是正确的做法。
第五,父母缺少交流和心理辅导。
父母和孩子的交流要通畅、平等,不要动辄用“粗心、不努力、不专心”等空洞的字眼来形容我们的孩子。时间长了,父母和孩子容易对立。尤其是有的毕业班学生的父母,恨不能孩子除去吃饭、睡觉就是学习,不应该有一丁点儿的放松,甚至是孩子填报志愿也总是由父母包办。
对此,思源老师建议广大伙长,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时刻注意尊重孩子,努力帮助孩子培养好的学习态度,有效、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,并留出时间让孩子体验大自然、训练身体等。只有学会了劳逸结合,才能提高学习能力,孩子才会学得轻松,学得精彩。
最后,思源教育易老师指出,以上五点是容易见到的家庭教育的误区,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,给孩子自主权,信赖孩子,赏析孩子,增强孩子的自信心,如此才有益于发挥孩子自己的长处,激起他们的创造力,从而达到生活和学习良性循环的成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