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广 热搜: 幼儿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学习  注意力训练  育儿新知  智力开发  家长教育心得  教育  学习动力  家庭教育帮 

孩子,我为何不期望你考第一?这位母亲的回答敲醒无数人

   日期:2025-02-02     来源:www.zg091.com    浏览:772    
文章简介:孩子,母亲不期望你考1、 “第1名和第10名,你更期望孩子考哪一个?” 作为爸爸妈妈,相信你听到这个问题,一定不假思索地回答:“这不是废话吗?什么父母不期望自己孩子考第1名?” 可是,近期一期《少年说3》,就走来了一位吐槽自己“极品家人”的...

孩子,母亲不期望你考1、

“第1名和第10名,你更期望孩子考哪一个?”

作为爸爸妈妈,相信你听到这个问题,一定不假思索地回答:“这不是废话吗?什么父母不期望自己孩子考第1名?”

可是,近期一期《少年说3》,就走来了一位吐槽自己“极品家人”的少年。

这位叫吴谦益的高中生说,不少父母都期望孩子的成绩排名越高越好,可他的家人不如此想。

高中一年级有次考试,他考了年级第一,奶奶不但没高兴,反而很担忧,可有一次没考到1、,一家人却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。

他问母亲:“追求进步,到底有哪些错?”

这位母亲也让主持人陈铭和在场的孩子们大惑不解,毕竟,孩子有上进心,考1、,几乎是每一个父母的梦想。

然而,母亲给出了如此的答案。

她说,儿子从小很上进,常常考1、,她也感觉非常骄傲。

但直到有一天,她看见孩子在课桌前写了一句话,“考第二就是落后”,她才开始警觉,孩子是否太重视名次得失了?

为了让孩子把得失之心看淡,一家人开始“扯他的后腿”,把未必要考第一挂在了嘴上,这位母亲的良苦用心叫人肃然起敬。

一次次的好成绩换来的赞美和荣誉,已经让这个孩子开始迷失。

只能做最棒的一个,当2、就是失败者,在孩子的成长中,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。

“其他人家的孩子”,是一顶有光环的高帽,也是一个叫人失去自我的“金箍”。戴的时间久了,有人慢慢同意不了我们的普通和失败,也有人为了对得起其他人的赞美,活得愈加辛苦,日渐地迷失了自己。

不少“其他人家的孩子”,过得没那样好

在大众眼里,“其他人家的孩子”肯定是自信的,开心的。

然而事实并非,近期几年,从小到大饱受赞誉的“学霸们”出现心理疾病的现象层出不穷。

去年1月份,西安交大的在读博士杨宝德让人发现溺亡在西安灞河中;

去年十月份,浙大博士侯京京留下一封遗书,“不想再假装,也不愿再说谎,只想做我一个人而已,可真的非常难。”

这个“其他人家的孩子”,最后选择了长眠于钱塘江。

2018年在山东淄博曾发生了一块耸人听闻的初中生杀人案。

14岁的初中三年级学生秦子康,持刀杀去世了同学马自然。

杀人是什么原因极其简单暴力——“杀了他,我就是1、了。”

原来,马自然与秦子康均为雪宫中学初三的学生,马自然品学兼优,常常是班级1、。

而凶手秦子康,成绩也很出色,只不过长期被马自然“压制”,只能拿第二。

他们其实都是父母口中“其他人家的孩子”。

也正因此,同为“其他人家的孩子”的秦子康不甘心“居人之下”,而他丧心病狂的背后,最想要的看上去是1、,其实更想要的无非是爸爸妈妈的一定。

“其他人家的孩子”,是悲剧的由来

英国电视台曾组织过一次活动——《天才儿童》。

节目以孩子展示非凡智慧作为卖点,参赛者全都大有来头。

年仅8岁的伊多武,已被三支职业足球队选中,被叫做“足球天才”;10岁的埃尔顿,两年前已考过钢琴八级,被叫做“小莫扎特”。

但这档节目,却被观众批评为以娱乐之名,影响儿童心理健康,甚至表示“看不下去”。

由于在这档节目中,当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子,只由于答错问题,便犹如面临世界末日,甚至不敢流泪。

而他们的爸爸妈妈只不过冷冷地告之这群出色的孩子——“或许你不像大家想象中聪明”。

其实并不是孩子们不够聪明,而是爸爸妈妈们一直期待我们的孩子可以比完美更完美。

“小莫扎特”埃尔顿凭着钢琴才艺惊艳四座,但他的妈妈并不满足,她的下一个目的是儿子可以出战2022年冬天奥运会溜冰项目。

“足球天才”伊多武顺利晋级决赛,他的爸爸同样不满足,在伊多武晋级决赛后,他只不过淡淡地表示:“仍要多下苦功。”

可见,即使再出色的孩子,在苛求完美的爸爸妈妈眼中,永远都不够。


告诉孩子,爸爸妈妈的爱是无条件的。

大家做爸爸妈妈的人习惯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,习惯逼着孩子出色,如此做会给孩子一种错觉,只有我考高分,只有我出色,父母才会爱我。

但其实,无论孩子成绩好与坏,都不会干扰大家对孩子的爱,不是吗?

告诉孩子,你的努力就已经非常了不起。

传统教育中,不少爸爸妈妈担忧孩子经不起表彰,期望通过否定、打击等方法激起孩子的学习欲望,但总是事与愿违。

假如你期望孩子拥有自信与收获,那就努力把关注点放到孩子的潜能上,挖掘孩子的潜能,看到他的努力,赏析他、一定他,让他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。

告诉孩子,生活当中除去考试,还有诗和远方。

你成绩好,大家当然为你高兴,你成绩差一点也没关系,爸爸妈妈的爱是无条件的,不会由于你的学习成绩好坏有一丝改变。

告诉孩子,超越其他人不是目的,享受获得常识的乐趣才是学习



节目里,陈铭老师告诉这个男生:

我非常害怕超越其他人是你学习最大的动力,一旦被其他人超越,反而成为你痛苦的源泉,假如如此,你学习的所有目的和价值,是打造在其他人身上的。

要成为所有些人里面最棒的那一个,从来不是大家学习的意义,享受常识获得本身,才是大家学习的意义。


大家莫要忘了,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大家的天使,都是举世无双的。教育,应该种出不一样的瓜果,而不是把模具扣在孩子身上。

终归,真的的教育、真的出色的爸爸妈妈,最后都势必是孩子生命中不动声色的摆渡人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