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广 热搜: 幼儿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学习  注意力训练  育儿新知  智力开发  家长教育心得  教育  学习动力  家庭教育帮 

2017-2018年上海高中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

   日期:2025-05-21     来源:www.fjydqs.com    浏览:317    
文章简介:2017—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高中一年级语文 本试题共8页,150分。考试时长150分钟。

2017—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

高中一年级语文

本试题共8页,150分。考试时长150分钟。考生务势必答案写在答卷纸上,

在试题上作答无效。考试结束后,将本试题和答卷纸一并交回。

 

第Ⅰ卷

1、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常识运用。(24分。
8小题,每小题3分)

    阅读下面文字,完成1-5题。    

有的谈佛论道的书中将“执着”与“执迷”混用,窃以为十分不妥。“执迷”,差不多是指异化、僵化、知错不改。__________。一旦进入温饱甚至富足,价值感常把人弄得颠三倒四。谋利谋到不知所归,其实也是在谋名了——所谓价值感。追求价值感当然没错。问题是,在这个仿佛所有都可以供应的年代,价值的讲解权一般是价格,价值感自然也是亦步亦趋。

价值和价格的差距无从固定,可以非常大,也可以非常小,当然这并不是坏事。__________,一旦显形为铺天盖地的广告,一旦与认钱不认货的媒体相得益彰,__________。只须广告深入人心,东西好坏倒不要紧了——好也未必就卖得好,不好也未必就卖不好。媒体和广告沆瀣一气,__________,价值感孤苦无靠去拜倒在价格门下,也就不是什么费解的事。而这逻辑,一旦超越经济,走进社会每个范围,耳边常闻的关键字就只有收益、码洋、票房和收视率了,另外还有几个词在悄声附和:房屋、车子、股市、化疗。此即执迷。 

“执着”与“执迷”不分,本身就是迷途。__________。大家常管这叫欲壑难填,叫执迷不悟,都有贬低之意。但爱财的也有比尔·盖茨,他既能聚财也能投资理财,更了解财为什么用,不怎么样?恋权的嘛,有毛遂自荐的敢于担当,也有种种“举贤不避亲”的言与行,不对吗?图名的呢?哪个想大伙说自己没干好事,不是好人?不过是不图虚名、假名而已。争强好胜也未必就不对,阿姆斯特朗如何,就是那位身患癌症还六次夺得环法自行车赛冠军的人?对这类人,大伙如何说?会说他们执迷?当然不,大家会赞美他们的执着——坚持不懈、百折不挠、矢志不渝,都是褒奖。

“执着”与“执迷”分不清,是不是正应了佛家的一个关键字——“无明”呢?“无明”就是一种糊涂:顽固不化,朽木难雕,不可教也。

(取材于史铁生《放手与执着》)  

下列词汇中的“调”,与“又靠哪个来调节它呢”中“调”的

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

A.风调雨顺   B.众口难调    C.南腔北调 D.调和阴阳

2.对文中划线词汇的剖析,不适合的一项是

A.亦步亦趋:这里借指价值感盲目追随价格的社会现象。

B.铺天盖地:这里指当时的广告创意充满正气震惊人心。

C.沆瀣一气:这里指媒体和广告商毫无底线地勾结起来。

D.矢志不渝:这里赞美秉持执着的人内心的坚定与强大。

3.对第二段中“事情就不同了”一句的理解,最适合的一项是

    A.市场条件下价值和价格的差距有的状况下固定。

    B.市场条件下价值和价格的差距可以固定是坏事。   

    C.市场条件下价值与价格的不匹配超越经济范围。  

    D.市场条件下价值和价格的差距太大并非好事。

4.对下列句子中修辞办法及其表达成效的理解,不正确的一项是

A.何致这样呢?无非“名利”二字

——运用设问,引发读者考虑,也显示了作者内心的担心。

B.市场这只无形之手……

——运用比喻,形象地揭露了市场变化的疯狂和不可理喻。

C.价格既已不认价值这门亲

——运用拟人,生动地反映了价格与价值之间关系的反常。

这世界上有爱财的,有恋权的,有图名的,有哪些都不为单是争强好胜的

——运用排比,展示了社会日常大家心态的复杂和多样。

5.依据文意,分别概括“执着”与“执迷”的本质特点。

 

依据本学期所学常识,完成6-8题。

6.下面文言句子中,加点的词没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

A.其达士,洁其居,美其服        B.终不可以踰河而北     

C.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        D.兽聚而鸟散,从之如搏景

7.下面文言句子中,不是文言特殊句式的一项是

A.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           B.苟得闻子医生之言,何后之有

C.起于黄、腄、琅邪负海之郡      D.兵者凶器也 

8.下列有关文学知识的表述,有误的一项是

    A.《再别康桥》的作者徐志摩和提出“三美”说的闻一多,都是新月派诗人。

B.元杂剧《窦娥冤》的作者是关汉卿,明传奇《牡丹亭》的作者是冯梦龙。

C.鲁迅的小说《祝福》中祥林嫂的种种不幸遭遇,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。

D.《吝啬鬼》选自《欧也妮•葛朗台》,作者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。

2、古时候诗词默写。(8分)

9.在下面横线处填写古诗词原句。(选作其中8小题)(8分)

①坎坎伐檀兮,置之河之干兮,__________ 。      

《诗经·伐檀》

②诚既勇兮又以武,__________。身既死兮神以灵,子

魂魄兮为鬼雄。屈原《国殇》

③__________,相去复几许?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能语。

 《古诗十九首·迢迢牵牛星》

④羁鸟恋旧林,池鱼思故渊。开荒南野际,__________。

陶渊明《归园田居(其一)》

⑤控弦破左的,右发摧月支。__________,俯身散马蹄。 曹植《白马篇》

⑥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__________,

不尽长江滚滚来。杜甫《登高》

⑦熊咆龙吟殷岩泉,栗深林兮惊层巅。

云青青兮欲雨,__________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
⑧羽扇纶巾,谈笑间,__________。

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

⑨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__________,

怎敌他、晚来风急?

李清照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》

⑩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。__________,山深闻鹧鸪。

辛弃疾《菩萨蛮·书江西造口壁》

3、课内现代文阅读。(12分)

阅读下面文段,完成10-12题。(12分。
3小题,每小题4分)

老箍桶匠变得厉害,常在女儿面前哆嗦。眼见他这种老态的拿侬与克罗旭他们,觉得是他年龄太大的原故,甚至担忧他有的器官已经衰退。可是到了全家戴孝那天,吃过了晚饭,当唯一了解这老人秘密的公证人在座的时候,老头儿古怪的行为就有了答案。

饭桌整理完了,门都关严了,他对欧也妮说:

“好孩子,目前你承继了你妈妈啦,咱们中间可有的小小的事得办一办。——对不对,克罗旭?”

“对。”

“难道非赶在今天办不可以吗,爸爸?”

“是呀,是呀,小乖乖。我不可以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。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。”

“噢! 爸爸……”

“好吧,那样今天晚上所有都得办了。”

“你要我做什么呢?”

“乖乖,这可不关我的事。——克罗旭,你告诉她吧。”

“小姐,令尊既不愿把产业分开,也不想出卖,更不想由于变卖财产,有了现款而付大笔的捐税,所以你跟令尊共有些财产,你得舍弃登记……”

“克罗旭,你这类话保险有没有错? 可以对一个孩子说吗?”

“让我说呀,葛朗台。”

“好,好,朋友。你跟我的女儿都不会抢我的家私。——对不对,小乖乖?”

“可是,克罗旭先生,到底要我做什么呢?”欧也妮不耐烦地问。

“哦,你得在这张文书上签个字,表示你抛弃对令堂的承继权,把你跟令尊共有些财产,全部交给令尊管理,收入归他,光给你保管虚有权……”

“你对我说的,我一点儿不知道,”欧也妮回答,“把文书给我,告诉我签字应该签在什么地方。”

葛朗台老头的见地从文书转到女儿,从女儿转到文书,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,一刻不停地抹着。

“小乖乖,这张文书送去备案的时候要花不少钱。如果对你可怜的妈妈,你肯无条件抛弃承继权,把你的前途完全交托给我的话,我感觉更认可。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。如此,你爱做多少弥撒给大家都好了! ……嗯!按月一百法郎,行吗?”

“你爱怎办就怎办吧,爸爸。”

“小姐,”公证人说,“以我的责任,应当对你说,如此你一个人是一无所有了……”

“嗨! 上帝,” 她回答,“那有哪些关系!”

“别多嘴,克罗旭。——一言为定 ,”葛朗台抓起女儿的手放在自己手中一拍,“欧也妮,你决不翻悔,你是有信用的女孩,是否?”

“噢!爸爸……”

他热烈地、紧紧地拥抱她,使她几乎喘不过气来。

“得啦,孩子,你给了我生路,我有了命啦;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:咱们两讫了。这才叫做公平买卖。生活就是一件买卖。我祝福你!你是一个贤德的女孩,孝顺父亲的女孩。你目前爱干什么都可以。”

“明儿见,克罗旭,”他看着骇呆了的公证人说,“请你招呼法院书记官预备一份抛弃文书,麻烦你给照顾一下。”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10.结合文意剖析,老箍桶匠葛朗台“常在女儿面前哆嗦”是什么原因什么?(4分)

11.葛朗台获得原本是女儿的继承权,用了什么方法?结合原文作简要说明。(4分)

12.文中欧也妮形象的刻画,对表现葛朗台有哪些用途?(4分)

4、经典作品阅读。(6分)

13.在“文化经典解析”和“文学名著阅读”中选定1题,完成相应需要。(6分)

(1)文化经典解析

子曰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”结合你对《论语》与孔子思想的认知,简要剖析并明确这句话中所表明的“启”“发”得以达成的条件。

(2)文学名著阅读

小说《孔乙己》选自鲁迅的小说作品集《呐喊》。结合你对《呐喊》与鲁迅创作思想的认知,简要描述并评价《孔乙己》中的孔乙己形象。

第Ⅱ卷

5、文言文阅读。(12分)

    阅读下面文言文,完成14-17题。(12分。
4小题,每小题3分)

策字伯符,与周瑜相友,江、淮间人咸向之。策舅吴景,时为丹杨太守。就景,因缘召募得数百人。兴平元年,从袁术,术甚奇之,常叹曰:“__________!”策骑士有罪,逃入术营。策指使人就斩之,讫,诣术谢。术曰:“兵人好叛,当共疾之,何为谢也?”由是军中益畏惮之。

术初许策为九江太守,已而更用陈纪。后术欲攻徐州,从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三万斛①。康不与,术大怒,遣策攻康,谓曰:“前错用陈纪,每恨本意不遂。今若得康,庐江真卿有也。”策攻康,拔之,术复用其故吏为太守,策益失望。先是,刘繇为扬州刺史,州旧治寿春。寿春,术已据之。时吴景尚在丹杨,繇至,迫逐之。__________。策乃说术,乞助景等平定江东。术表策为折冲校尉,兵财千余,骑数十匹,宾客愿从者数百人。比至历阳,众五六千。策所向皆破,莫敢当其锋,而军令整肃,百姓怀之。

策性阔达,善用人,士民莫不尽心,乐为致死。__________。吴人严白虎等各万余人,处处屯聚。吴景欲先击破虎等,策曰:“虎等群盗,非有大志,此成禽耳。”遂引兵渡浙,据会稽,屠东冶,乃破虎等。尽更置长吏,策自领会稽太守,复以吴景为丹杨太守。

袁术僭号②,策以书责而绝之。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,封为吴侯。时袁绍方强,而策并江东,曹公力未能逞,且欲抚之,礼辟③策弟权。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,策阴欲袭许,迎汉帝。未发,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。先是,策杀贡,__________。策单骑出,卒与客遇,客击伤策。创甚,请张昭等谓曰:“中国方乱,以吴越之众,足以观成败。公等善相吾弟!”呼权佩以印绶,谓曰:“决机于两陈之间,与天下争衡,卿不如我;举贤任能,以保江东,我不如卿。”至夜卒,年二十六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取材于《三国志·吴书一》)

  【注】①斛,古时候量具名,当时十斗为一斛。②僭号,冒用帝王的称号。此处指建安二年2月,袁术在寿春称帝。③辟,征召,任用。

14.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讲解,不正确的一项是(  )

A.术甚奇之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奇:引以为奇,器重。

B.比至历阳,众五六千           比:及,等到。

C.策单骑出,卒与客遇           卒:最后。

D.公等善相吾弟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相:辅佐,帮助。

15.下列句中加点的词,意义和使用方法都相同的一项是()

A.已而更用陈纪  ∥  寿春,术已据之

B.策乃说术  ∥  乃破虎等

C. 士民莫不尽心,乐为致死  ∥  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

D. 呼权佩以印绶  ∥  举贤任能,以保江东

16.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,不正确的一项是

A.使术有子如孙郎,死复何恨

倘若我袁术有像孙策如此的儿子,即使去世了又有哪些遗憾呢!

B.景退舍历阳

吴景败退下来,驻扎在历阳这个地方。

C.刘繇弃军遁逃,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

刘繇抛弃军队悄悄逃跑,各郡太守都争相把城邑捐献给孙策。

D.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

许贡的小儿子和门客逃到江边躲藏起来。

17.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,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

A.孙策派人到袁术的军营中杀去世了逃匿的骑兵,但袁术并没公开责怪他。

B.袁术先后两次食言,孙策大失所望,便借出兵历阳的机会与袁术公开决裂。

C.攻破严白虎后,孙策趁势重新安排地方事务,借此获得了主政江东的优势。

D.孙策被任命为讨逆将军、封为吴侯,也有益于曹操达成对各派权势的牵制。

6、古时候诗歌阅读与鉴赏。(8分)

    阅读下面古诗,完成18-19题。

 杂诗①(其六)     曹植

飞观百余尺,临牖御棂轩。远望周千里,朝夕见平原。

烈士多悲心,小人偷自闲。国仇亮②不塞,甘心思丧元。

拊剑西南望,思欲赴太山③。弦急悲声发,聆我慷慨言。

【注】①此诗写于魏明帝太和二年。是年冬季,诸葛亮统蜀军伐魏。魏遣张郃拒亮,明帝亲为送行。曹植为此赋诗明志。   ②亮:诚然,实在。    ③太山,这里是指陕西境内的太乙山。其与终南山相接,正当蜀军入魏的冲要之地。

18.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剖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
    A.“飞观”,形容楼阁耸立,如飞鸟之在高空,写出楼阁之高,正适合于远眺。

    B.三四句写诗人登高所见,仿佛每个方向都能望到千里以外,视线极为开阔。

    C.诗中的“烈士”与曹操“烈士暮年”中的“烈士”,都可理解为写作者自指。

    D.最后两句写弦声转急,琴声悲凉,含蓄婉转地传达出诗人昂扬激越的心理。

19.请从诗句中的“悲心”入手,结合全诗剖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。(5分)

7、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。(20分)

    阅读下面作品,完成20-23题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冬 日 絮 语   

每每到了冬天,才能实实在在触摸到岁月。年是冬天中间的分界,有了这分界,在年前便感到岁月一每天变少,直到残剩无多!而一过了年,仿佛突然又有大量的日子,成了时光的富翁,一下子感觉真的大有可为了。

假如岁月是用时光来计算的。那样,时光又在哪儿?在钟表上,在日历上,还是在行走于窗前的阳光里?

窗是房子最迷人的镜框,节候变换着镜框里的风景。冬意最浓的那些天,屋里的热气和窗外的阳光一块努力,将玻璃上的冰雪从中间化开,向四边蔓延。透过这美妙的冰洞,我发现原来严冬的世界才是最明亮的。那一如人的青春的盛夏,总有荫影遮翳,葱茏却幽暗。我突然对老人这个称谓产生了敬意。大概只有阅尽生活,脱净了生命年华的叶子,才会有眼前如此的明彻,才能有这样无边的安宁。安宁不是安寐,而是一种博大而丰实的自享。世中惟有创造者所拥有些自享才是生活真的的幸福。

朋友送来一盆香棒①,放在我的窗台上,说:“看吧,多好看的大叶子!”

真的,那叶子像一只只绿色光亮的大手,伸出来叫人赏析。逆光中,它的叶筋舒展着舒畅潇洒的线条。一种奇特的感觉出现了:__________!

有了这盆香棒,我才发现我的书房竟有这样灿烂的阳光。阳光照进并充满香棒的每一片叶子和叶梗,把它们变得像碧玉一样纯净、通亮。我还发现,这光亮的叶子并非为了表示我们的存在,而是为了证实阳光的明媚、阳光的魔力、阳光的神奇。是否可以说,任何事物的出现,同时证实着另一个事物的存在。伟大的出现说明庸人的无所不在;骗子没办法骗走的,正是大家内心那无比珍贵的单纯。以此而言,老人是生命愈来愈短,还是他生命的道路愈来愈长?生命的计量,在于它的长度,还是宽度与深度?

阳光还要充满我的世界,它化为闪闪烁烁的光雾,朝着四周的阴暗的地方浸染。阴影又执着又调皮,阳光照到哪儿,它就立刻躲到光的背后。但,有一种光可以透入幽闭的暗处,那便是闪光的琴音。仿佛鲁宾斯坦②的手不是在弹琴,而是在探索你的心灵;他还用手思索,用手感应,用手触动色彩,用手试探生命世界最敏锐的悟性……琴音是不一样的亮色,它们像明明灭灭、强强弱弱的光束,散布在空间!__________。有时,它会在一阵轰响里,关闭了整个地球上的灯或者创造出一个辉煌夺目的太阳。我想在一张寄给远方的失意朋友的新年贺卡上写一句话:你想得到的所有安慰都在音乐里。

冬天里最让人莫解的还是天空。盛夏里,有时乌云四合,那马上被峥嵘的云吞没的最后一块蓝天,宛若天空的一个洞,无穷地深远。而目前整个天空全成了如此,在你头顶上无边无际地展开!空阔、高远、清澈、庄严!除去少有些飘雪的日子,大部分时间连一点点云丝也没,鸟儿也不敢飞上去,这不只因为它冷冽寥廓,而是由于它大得……大得叫你一仰起头就感到我们的渺小。只有在夜间,寒空中才有星星闪烁。这星星是宇宙间点灯的驿站。万古以来,是哪个不停歇地从一个驿站奔向下一个驿站?为哪个送信?为了宇宙间那一桩永恒的爱吗?

我从大地注视着这冬季的脚步,看看它到底如何一步步、沿着什么方向一直走到春季!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取材于冯骥才同名作品)

【注】①香棒,又名海芋、滴水观音,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绿大草本植物。②鲁宾斯坦,二十世纪著名钢琴演奏家。

20.结合文意,理解“原来严冬的世界才是最明亮的”中“明亮”的含意。(4分)

21.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。(6分)

(1)严寒占据窗外,丰腴的春季却在我的房中怡然自得!

(2)那些旋律片段宛若一些金色的鸟,扇着翅膀,飞进布满阴影的地方。

22.文中写“最让人莫解”的冬天天空,在行文上有哪些用途或成效?(4分)

23.文中作者谈到了我们的什么感悟?选择其中一个谈谈你一个人的感受。(6分)

 

8、微写作。(10分)

24.之前,纪念中国大陆恢复高考考试40周年有关活动广受社会关注。你有如何一些与高考考试有关的记忆?你又会如何去介绍高考考试?或者,你对高考考试又有什么样的期待或评价?

请依据提示,选择一个角度,写一段文字。不少于150字。

第Ⅲ卷

9、文章写作。(50分)

25.以“那一片亮光”为题,选择你熟知的一个方面或角度,适合运用表达方法,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。文体自选,立意自定。不少于700字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第一学期期末试题

高中一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

 

1、(24分)

1.(3分)C     2.(3分)B      3.(3分)D      4.(3分)B

5.(3分)“执迷”是痴迷于名利本身,“执着”是承担社会责任或展示生命价值。

评分参考:意思对即可。(答“二者的价值观不同”,得1分;只照抄原文“‘执迷’是异化、僵化、知错不改”“‘执着’是坚持不懈、百折不挠、矢志不渝”,不能分)

6.(3分)C     7.(3分)A     8.(3分)B

2、(8分)

9.(8分)①河水清且涟猗      ②终刚强兮不可凌      ③河汉清且浅     

   ④守拙归园田      ⑤仰手接飞猱         ⑥无边落木萧萧下

⑦水澹澹兮生烟    ⑧樯橹灰飞烟灭    ⑨三杯两盏淡酒    

 ⑩江晚正愁予(余)

评分参考:每空1分。句中有错别字、多字、少字,则该句不能分。假如10题全作,以前8题为准。

3、(12分)

10.(4分)①他担忧女儿不愿舍弃继承权而紧张;②他想博取同情以利于获得继承权。 

11.(4分)①葛朗台用“有的小小的事得办一办”麻痹女儿;②葛朗台用“牵肠挂肚”和“受罪”等收买女儿;③葛朗台用“按月付你一百法郎”哄骗女儿。(写出两个方面即可。其他合理理解与剖析,也可)

12.(4分)欧也妮善良、纯真无邪、单纯、重亲情的特征与葛朗台的贪婪、狡诈、无耻形成对比,突出了(反衬了)吝啬鬼灵魂的丑恶。

4、(6分)

13.(6分)

(1)剖析,是指依据语境就“愤”“悱”意义所作的判断或结合孔子有关认识而作的补充;明确,是指将答卷内容用明确完整的语言表达来呈现。

评分参考:剖析,4分;明确,2分。

(2)描述,是指依据《孔乙己》就孔乙己形象所作的概括或结合《呐喊》整本书而作的补充;评价,是指将自己对形象的认识用鉴赏性的语言表达来呈现。

评分参考:描述,4分;评价,2分。

5、

14.(3分)C(卒,通“猝”,猛然,忽然)

15.(3分)B(A选项中,第一个“已”意为“不久,将来”;第二个为“已经”。C选项中,第一个“为”是介词,替,给;第二个是介词,被。D选项中,第一个“以”为介词,把,拿;第二个为连词,来。 B选项中,“乃”都是“于是,就”的意思)

16.(3分)C(“捐”的理解有误,应为“抛弃,舍弃”之意)

17.(3分)B(“便借出兵历阳之机与袁术公开决裂”于文无据)

6、(8分)

18.(3分)D

19.(5分)自己虽有亲赴前线赴难御敌以身为国捐躯的想法,却又不被看重不被任用,内心生出壮志难遂的愤慨。

评分参考:剖析情感,3分;结合诗句,2分。

7、(20分)

20.(4分)明彻、安宁,与这种明彻安宁带给人内心的振奋、享受。

评分参考:两点,每点2分。意思对即可。

21.(1)(3分)香棒给严寒中的大家带来温暖美好的感受,叫人仿佛在享受着春季的气息,显示出日常的发现给人的影响之大。

评分参考:三点,每点1分。意思对即可。

(2)(3分)(就像光束能驱除日常的黑暗一样)那些美妙的琴音和旋律深入人心,解决了大家内心的幽闭和昏暗,表现了艺术对人的感染力之强。

    评分参考:三点,每点1分。意思对即可。

22.(4分)写冬天天空的莫解和神秘,是对前文写冬天生活考虑的一种延伸(或:应合了“冬天絮语”的选材风格),也为自己更开阔的生活驿站的考虑作了铺垫。

    评分参考:两点,每点2分。意思对即可。

23.(6分)触摸岁月,珍惜时光;乐于创造,安宁自享;发现日常的不平凡,热爱生活;感受艺术,驱除失意;认识自我,勇敢前行。

评分参考:感悟,3分;我们的感受,3分。感悟回答出三个即可。意思对即可。有其他合理理解,也可。

8、(10分)(略)

9、(50分)(略)

 

附:文言文参考译文

孙策字伯符,和周瑜彼此友好,江淮区域的大家都趋向他。孙策的舅舅吴景当时担任丹杨太守。孙策投靠了吴景,并借助这个机会招募士众,得到几百人。兴平元年,他跟随袁术,袁术很器重他,常常感叹说:“倘若我袁术能有像孙策如此的儿子,即使去世了又有哪些遗憾呢!”孙策有个骑兵有罪,逃进了袁术的军营。孙策派人追到那里杀了这个骑兵,事情了结之后,孙策到袁术那里谢罪。袁术说:“当兵的人喜欢叛逃,(大家)应当一同痛恨他们,为何要谢罪呢?”从此军人愈加敬畏孙策。

袁术刚开始许诺让孙策担任九江太守,后来却改用了陈纪。后来,袁术想要攻打徐州,向庐江太守陆康要三万斛米,陆康不给,袁术大怒,就派孙策去攻打陆康,他对孙策说:“以前我不应该用陈纪,每每懊悔自己本来的想法未能达成。目前假如抓到了陆康,庐江就真的归你所有了。”孙策率军攻打陆康,占领了庐江,袁术却再一次任用我们的旧吏为太守,孙策对袁术愈加失望。在此之前,刘繇任扬州刺史,扬州过去的治所在寿春。寿春已经被袁术占据。当时吴景还在丹杨,刘繇一到,就把吴景赶走。吴景撤退并宿营在历阳。孙策就游说袁术,请求帮助吴景等人平定江东。袁术上表奏请孙策为折冲校尉,给他的士兵才一千多人,战马数十匹,宾客想跟随孙策出征的有数百人。等到了历阳,孙策的队伍就扩充到了五六千人。孙策势如破竹,无人敢抵挡他的锋芒,他的队伍军令肃整,纪律严明,百姓都非常拥戴他。

孙策性情豁达,擅长用人,士人百姓没不对他尽心尽力、乐于为他效命的。刘繇弃军逃跑,各郡太守也都舍弃城邑四处逃走。吴郡严白虎等人聚众各有一万多人,到处囤聚。吴景想要先击败严白虎等人,孙策说:“严白虎等人不过是一群强盗,没什么远大志向,这次出兵肯定能擒获他们。”便率领部队渡过浙江,先后攻占了会稽、东冶,于是打败了严白虎等人。(孙策)将各地行政长官全部更换,自己兼任会稽太守,重新任命吴景担任丹杨太守。

袁术僭号称帝,孙策写信斥责他并同他断绝关系。曹操上表朝廷,奏请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,封为吴侯。这个时候袁绍权势正在强盛时期,而孙策兼并了江东,曹操的权势还不可以控制孙策,想暂且安抚他,以礼征召了孙策的弟弟孙权。(建安五年)曹操和袁绍两军相持于官渡。孙策暗中策划袭击许都,迎汉献帝到江东。在他还没有来得及派兵时,正巧被原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杀害。在此之前,孙策先杀了许贡,许贡的小儿子和门客逃到长江岸边躲藏起来。孙策一个人骑马外出,忽然和许贡的门客相遇,许贡的门客把孙策击伤。(孙策)伤势十分紧急,他把张昭等人请来对他们说:“中原正陷入混乱,凭着吴越区域的士众,足以坐观天下成败。你们要好好辅佐我弟弟!”他又叫孙权过来,给他佩上印绶,对他说:“在两军对阵之际做出决断,与天下豪杰争胜,你不如我;举荐贤士,任用有才能的人,(使他们尽心尽力)来守卫江东,我不如你。”到了夜间过世,当时他二十六岁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