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常询问孩子在班级的名次
父母不可以以每次考试成绩的排名来一定或否定孩子,对于一个不可能得第一的孩子反复强调名次,必然使孩子陷于自卑。而孩子的自我否定,不只会使其学习成绩进一步降低,孩子将来的整体进步都会遭到妨碍。
常指责孩子的失败
譬如有两个孩子的语文考试不及格,父母甲对孩子说:“母亲和父亲都非常关心你的语文成绩,我相信这次考试还没反映出你的水平,你要加油呀,孩子!”父母乙对孩子说:“你如何这么笨!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,你将来一定考不上大学!”父母甲传达的是关心和爱惜,父母乙引发的却是焦虑和憎恨,前者能激起孩子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,重视于问题的解决;后者则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。孩子一般都实践爸爸妈妈和教师对他们的期望,给孩子摧毁性的预言会导致伤害。
常阻止孩子玩耍而命其回到书桌前
玩是孩子的天性,一味地阻止,迫使其“学”,而且学之不尽,孩子势必会产生厌烦心理。成功的教育是变“要我学”为“我要学”,马上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,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。而不适合的教育,则只能使孩子原本存在的学习兴趣也没了。
不给孩子养生独立自主习惯的机会
对于孩子的学习,父母承担的最主要的职责不是陪读,不是代替,而是培养一个好习惯。假如父母在孩子的生活、学习中包办太多,孩子没生活自理能力作基础,独立学习力自然打造不起来。于是,父母越着急,孩子越不急,反正所有都由其他人替自己操心。结果,父母非常累,孩子反而不长进。
有时父母会实行棍棒教育
总是只不过由于一时冲动,可是你是不是了解:常常挨打的孩子,会出现一些不好的的心态和心理偏差。